今天是
天气预报:
壶公山演绎传奇
【发布日期:2016-11-22】 【来源:本站】 【阅读:次】

□郑银华

壶公山,简称壶山,海拔710.5米,它像一位执笏的官员屹立在兴化平原西侧。它体势雄健、灵秀多姿、群峦叠嶂,且奇泉怪石、奇花异草处处皆是。唐代诗人黄滔有诗云:“八面峰峦秀,孤高可偶然。”壶山兰水自古就是莆田的象征,更有“壶兰雄邑”之称。
“嘉名光列土,秀气产群贤。”壶公山,不仅带给人们视觉的冲击,更赋予人们荡涤胸襟增胆识、茅塞顿开生灵气的感觉,宋代理学大师朱熹路过莆田时曾叹曰:“莆多人物,以文献名邦著,乃此公作怪也。”因此莆田有句俗语:“看见壶公山,聪明花会开。”
江山助磅礴,文物照光辉。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,壶公山逐渐成为儒、释、道云集的宗教名山,寺庙道观、宫社书院遍布山间,历代文人墨客咏诵壶公山诗句的石刻随处可见。丰厚的文化积淀,为人们演绎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。
“方壶久伏海中洲,涌出高山不计秋。”据说一亿多年前,壶山只是东海中的一个小岛。神奇的造山运动,使它一露出海面就以奇泉怪石、潭多洞幽、山势雄伟突兀于兴化平原之上。山上有十八潭三十六岩七十二洞,每一个潭、每一个岩、每一个洞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。
传说东海龙王的九龙女因犯天条,被父王囚禁在壶山顶峰的龙王洞,俗称“龙王厝”。
传说,为防止壶山十八潭三十六岩七十二洞兴妖作怪,玉皇大帝特地派了胡仙前来坐镇。胡仙秉承玉帝的旨意来到壶山结庐修炼。他用金钟和石鼓作为镇山之宝,潜心修炼,壶山的灵气慢慢集聚。“昔人方此遇神仙,曾见壶公跳入年。”因此壶山被人们称为“胡公山”,后人取谐音为“壶公山”。
话说栖居在胡仙近邻蝙蝠洞的蝙蝠精,耳濡目染胡仙坐坛修炼,道行日渐长进,但邪心未改。有一天他乘胡仙出去云游之际,就悄悄地把胡仙的镇山之宝金钟偷了放在自己的洞边,把石鼓挪到虎咀潭边上。由于钟鼓挪位,镇山威力大减。顿时壶山妖风四起,十八潭三十六岩七十二洞群妖蠢蠢欲动。被囚禁在峰顶龙王洞的九龙女也逃离禁锢,带头兴风作乱。顿时黑云滚滚,山洪暴发,壶山周围一片汪洋hellip;hellip;
妈祖御驾四方巡视,正好经过壶山上方,为拯救黎民百姓于汪洋之中,她顺手拿来侍女手捧的果盒往下一罩,顿时云开雨停。九龙女现出原形,变成一条金鱼企图潜入金鱼潭,妈祖手拿如意一指,金鱼潭水位迅速下降,金鱼打了个滚,被侍女押回东海,金鱼潭变成金鱼坑。
在妈祖如意神威的作用下,金鱼坑四周长出了一种仙草,当地百姓把它叫做如意珍珠草,俗称“一乐珠”。在夏天酷暑时,当地百姓用它熬汤,既可解渴,又可以防止中暑,还可以用它来熬制夏季吃的冷冻粉,当地百姓称之为“如意仙草冻”,俗称“仙冻”或“如意冻”。
雨后天晴时,在金鱼坑上方依稀可以看到金鱼打滚的痕迹。而妈祖扔下的果盒依旧镶在壶山的半山腰。后人把它叫做“果盒层”。“果盒层”已成为秋季人们预测是否晴天的晴雨表。
龙女虽然早已归回东海,峰顶龙王洞下面龙女池的水位依旧随着潮涨潮落而升降,池中的虾、蟹依旧在自由自在地爬行跳跃。
再说被囚禁在峰顶龙王洞的,还有龙女麾下的九条青龙。他们看到龙女已被妈祖收伏押回东海,觉得大势已去。他们灵机一动现出原形,企图借着浓浓的黑雾潜回九龙潭。妈祖看到后,顺手从凤冠上揪下一颗珠,朝九龙潭掷去。顿时,九龙潭几近干涸,九条青龙立即化成九龙山,屹立在九龙潭南边。龙珠也化成龙珠山,紧紧地压在九龙山上。被黑雾笼罩的山峰,后人也把它叫做“黑雾山”。
话说壶山北拦口的石狮精,也紧跟着九龙女兴妖作乱,吞云吐雾。弄得壶山周边乌云滚滚、雾霾重重,黎民百姓叫苦不迭。妈祖拨开迷雾,看到石狮精仍在兴妖作乱,就顺手拿来侍女手捧的香炉,往石狮精身上按去。顿时,香炉变成香炉峰紧紧地把石狮精压在香炉峰下面。妈祖为了点化石狮精去恶从善,特留出石狮咀,让其根据气候变化定时吞云吐雾,为黎民百姓预报天气。春夏季节,人们只要看到石狮咀吞云吐雾、云穿雾绕,就预测到大雨即将来临。为了监管石狮精去恶从善,妈祖特地让金刀大王坐镇北拦口。于是香炉峰边上的北拦口又多了一座大王庙。而大王庙下面,金刀大王磨刀的地方,后人把它称为“刀石山”。
妈祖平息了十八潭三十六岩七十二洞群妖作乱后,临时移驾蝙蝠洞,本来想将兴妖作怪的始作俑者蝙蝠精清理出洞,进行严办。但念其受胡仙感化道行较高,妈祖就把他点化收伏,让他为行宫看家护院。
壶山周边四邻八乡的黎民百姓为感激妈祖的恩泽,特地在妈祖驻驾的蝙蝠洞,修建了壶山妈祖行宫——壶山名山宫,全称“壶山神应庙”。并特地从湄洲祖庙请回妈祖神灵坐镇壶山。
邪气已除,灵气再聚。金钟化成“钟山”,俗称“鼎脐山”,石鼓化成“石鼓山”。两山屹立在壶公山左右,遥遥相对,但钟鼓左右错位已成定数。“蝙蝠钟灵霞映摧蚊愿,壶山致雨云腾促岳移。”每逢夕阳西下,一群群蝙蝠围着名山宫穿梁绕柱看家护院。这一景观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。

分享至:
打印】  【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