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郑银华 张碧华
赶走了夏的燥热,送走了秋的落寞,轻轻地,冬至到了。冬至节气,团圆之日,共聚天伦,其乐融融。
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,也是中华民族一个传统的节日,冬至俗称“冬节”、“长至节”、“亚岁”等。曾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说法,而且更有庆贺的习俗。冬至之时,阴气达到极数,随即阴阳转化,阳气开始慢慢复苏,“冬至一阳生”,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点。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:阴极之至,阳气始生,日南至,日短之至,日影长之至,故曰:“冬至”。冬至日,太阳直射南回归线,北半球白天最短,黑夜最长。冬至过后,太阳又慢慢地向北回归线转移,北半球的白昼又慢慢加长,而夜晚渐渐缩短。冬至在我国古代被当做较大的传统节日。
“相传冬至大如年,贺节纷纷衣帽鲜。毕竟勾吴风俗美,家家幼小拜尊前。”冬至过节源于汉代,盛于唐宋,相沿至今。人们认为冬至是节气循环的开始,也是一个吉日。周代以冬至为岁首,称为“过小年”,汉代以冬至为“冬节”,官场行“贺冬”之仪,魏晋六朝时称冬至为“亚岁”。《晋书》上记载:“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hellip;hellip;其仪亚于正旦。”唐、宋时期,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,皇帝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,百姓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。宋代诗人陆游《辛酉冬至》诗:“今日日南至,吾门方寂然。家贫轻过节,身老怯增年。”把冬至看作“增年”之节日。而唐代诗人白居易诗:“邯郸驿里逢冬至,抱膝灯前影伴身。想得家中夜深坐,还应说著远行人。”则体现了人们冬至深切的“佳节思亲”之情。
“家家捣米做汤圆,知是明朝冬至天。”冬至搓丸子庆团圆是莆田特有的风俗。莆田民间把冬至节称为“过小年”,家中有外出的人,一般都要赶回家,共聚天伦之乐。冬至节的前一夜,俗称“冬至暝”。莆田民间家家户户厅堂上都点上红蜡烛,在祖先神位前供上红福桔,并插上一支“三春”(福禄寿纸花)。又用红纸封10双筷子,以及生姜一排、板糖一块。供筷子寓意一家团圆;供生姜寓意家庭火辣兴旺;供板糖寓意生活甜美幸福。待放鞭炮后,全家便围聚在一起搓丸子,其乐融融。丸子搓好后,要点夜明灯,把丸子、生姜、板糖、红筷子等一起摆放在厨房灶王爷前过夜。冬至一大早全家一起吃红糖姜汤丸子,即汤圆。吃完汤圆,全家便带着煮熟的汤圆、水果、香、银纸等祭品,上山扫墓,祭祀祖先。
传说,莆田第一位进士金鲤在出仕前,一次路过九龙谷时,在莒溪看见有个卖汤圆的,想吃一碗汤圆再赶路,卖汤圆老汉见他是个读书人,于是对他说:“我出个对子请你对,要是对得好,我请你吃汤圆,不要钱。”金鲤一开始不以为然。老汉指着对面的九龙山出的上对是:“九龙山下日日冬至。”金鲤冥思苦想了半天一直无法对出,只好低头离去,并发誓对出之前不吃汤圆。直到唐武德三年(620)金鲤考中进士,衣锦还乡,走水路晚上经过三江口时,看见三江口水上渔火点点,触景生情,脱口吟出:“三江水上夜夜元宵。”刚好对上当年“九龙山下日日冬至”。所以他回家后,一进家门就让母亲煮了一碗红糖姜汤丸子,以了当年心愿。后人仿之,家人出远门返家,都要为他煮一碗红糖姜汤丸子(即汤圆)或四个甜汤鸡蛋为他洗尘,寓意事业圆满,合家团圆。如今红糖姜汤丸子已成为莆田一道特色小吃。
“寒图消九九,春信缓三三。”冬至也意味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冷的“数九”严冬天气,古代先民认为,从冬至起,每数九天算一个“九”,数到九个“九”,共计八十一天,春天翩然而至。由于古人以九九的形式概括冬天寒冷的变化,故而也产生了一些与数九相联系的谚语、俗语、歌谣。人们比较熟悉的有《九九歌》等。
文人雅士则以图、表或填影格形式来表示气候变化,称之为“九九消寒图”。清·夏仁虎写的《消寒图》诗颇有意思,诗云:“亭前垂柳待春风,珍重亲涂一画红。九九图成春已至,宸居真可亮天工。”“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”九字,按繁体每字九画,计八十一画。
传说,这九个字曾被康熙皇帝引用过。康熙四十七年,太子胤礽被废,心境复杂的康熙皇帝于当年冬至日,在乾清宫铺了一张纸,每天来此写一笔就走,共写了九九八十一天,当“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”写毕,春天来了,康熙皇帝宣告太子复位hellip;hellip;自此每年冬至日,清代宫廷都要颁布一道御制“九九消寒图”,以庆冬至佳节。
历代文人墨客对冬至这个节日有着特殊的情结,他们不仅为冬至的景色诗兴大发,更为冬至的内涵写下了琅琅上口的名句,以抒发时节易逝、人生难负、聚散离合的愁情思绪。如杜甫吟咏冬至的诗句“天时人事日相摧,冬至阳生春又来”、白居易的“三峡南宾城最远,一年冬至夜偏长”、韩偓的“阴冰莫向河源塞,阳气今从地底回”、戎昱的“此岁长安逢至日,下阶遥想雪霜寒”hellip;hellip;
遥想千百年前,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是那么的隆重多彩,天子祭天、百姓祭祖、百官朝贺、拜师尊长、阖家团聚、亲朋互馈,忙碌了一年的先民们从这天开始休养生息,并衍生出丰富的节日活动和民俗之乐,其传统节日的地位,不亚于新年,应了民间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说法。只是到近现代,冬至的盛况才日渐式微,但它承载的深厚文化积淀却永远留在历史的记忆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