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金冷
前段时间,回老家看看,不看不知道,一看一惊喜。在由莆田第十五中学通往后黄村的靠近北侧山坡旁,赫然看到“黄斌卿故里”五个大字组成的红底黄字的村道门牌,循着往后洋自然村的小道走去,特地请教村里的老人,问黄斌卿为何许人也?
经询问村里老人和查看一些相关史料得知,黄斌卿(1609-1649),荔城区西天尾镇碗洋村人,因其抵御倭寇有功,赐世袭千户。崇祯末年,封为舟山参将。弘光元年夏,清军破南都后,鲁王立于浙东,与此同时,唐王立于福建,诏封黄斌卿为总兵官,封肃虏伯,黄斌卿以隆武帝为正朔。
据史料记载,倭寇袭扰我国东南沿海先后持续了三个世纪(十四至十六世纪)。前期的倭寇,是以日本人为主体,故被称为“真倭”(以平户藩松浦家为核心),十五世纪中叶前后最为猖獗,给我国东南沿海民众造成极大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。戚继光、俞大猷等领导下的戚家军和部队,在东南沿海军民的密切配合下,浴血奋战,抗击倭寇。至此,东南沿海的倭寇最后荡平。到了15世纪中叶至16世纪,倭寇在明朝末期(史书上亦称后倭寇时期)的活动舞台为中国沿海、东南亚,成员以中国人及朝鲜人为主,被称为“假倭”,而且也一直统称为“倭寇”。此时为朱元璋掌权统治中国,期间倭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明代中国的生产力增加,但却施行海禁政策。如洪武三十年所颁布的《大明律》对海外经商限制得很严格,它规定凡私自携带铁货、铜钱、缎匹、丝绵等违禁物下海,及与外番交易者一律处斩,而且禁止私人制造具有二桅以上的出海大船。而对于勾结外族的“谋反大逆”更是异常严厉:凡“谋反大逆”,一律斩首或凌迟,本宗亲族祖父、父、子、孙、伯叔、兄弟、侄、堂兄,同居的异姓亲族外祖父、岳父、女婿、家中奴仆,凡年满十六岁以上皆斩。为了不被株连九族,海盗及走私者必须千方百计掩饰自己的出身及身份,假扮为日本人,为了生计,铤而走险进行海上走私。而对于地方官来说,自己辖区的人起来造反大大拖累政绩,因此也乐于统统以“倭情”上报。史书所见的最后一次记载倭寇时间,是在1624年7月。而黄斌卿(1609-1649)生卒正是在后抗倭时期,因此,有人怀疑黄斌卿是否抗倭就不足为怪了。
据《兴化府莆田县志·武烈传》记载:“黄斌卿,字明辅,起鸣子。崇祯元年(1628)以父殁于军,荫百户,弱冠入边从许总兵恢复赤水卫三城,授铜山把总,歼红夿灭刘香,擒渠魁陈遗哥,平妖贼查华十,功升参将,迁浙江副总兵,驻防舟山,招抚贼船百余艘。降其魁陈虎,威名益著。侍御左光先爱其才,请往金华剿许都寇平疏,请镇定海关。甲申闯贼(指李自成)陷京,率舟师勤王,为马阮所沮,从外海归,后死于舟山,年四十一。”
黄宗科主编的《莆田黄氏通书》和陈青集编的《福莆仙人物志》里均有记述:“碗窑关圣庙,系乡人黄斌卿任职浙江宁波舟山总兵时,在抗倭战斗中,由于关公显圣指点,屡建奇功。后为报答其佑护,请旨钦赐返乡建庙。”又记:“黄斌卿驻守宁波舟山时,几次在征剿倭寇之战中,得到关帝的显圣指点,才得以全歼敌倭。” 据《中国历史大辞典·清史卷》“黄斌卿”条记:“黄斌卿(1609-1649)明清之际福建兴化卫(今莆田)人,字虎痴。明崇祯间自舟山参将累迁至江北总兵。南明弘光朝覆灭,解兵遁归。隆武帝立,进千金助军。封肃虏伯,屯舟山hellip;hellip;”由此可见,黄斌卿指挥和参加抗击倭寇的战斗是客观存在且功不可没的。
听了老人的讲述,查阅了有关资料,我为家乡能出这样一位抗倭名将而深感骄傲和自豪hellip;hellip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