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张天野
常常听电视里讲某某造福桑梓,心下不禁奇怪,桑和梓不就是两种树,怎么就成了故乡的代名词了呢?
据说,中国古代常在居室旁栽种桑树和梓树,后来人们就用其代指处所。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,要对它表示敬意,这才称家乡为桑梓。《诗·小雅·小弁》里有云:“维桑与梓,必恭敬止。”《朱熹集传》中讲:“桑、梓二木。古者五亩之宅,树之墙下,以遗子孙给蚕食、具器用者也hellip;hellip;桑梓父母所植。”汉语中,“桑梓”用来代称故乡、乡下,这一用法至迟在东汉时期就已形成,因为东汉张衡在其《南都赋》一文中即有句曰:“永世友孝,怀桑梓焉;真人南巡,睹归里焉。”
跟梓相比,桑是鼎鼎大名的树种。养蚕制丝是古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,桑叶是蚕的饲料,因而桑树就成了十分重要的资产。桑树的贡献还不止于此,桑葚可食用和酿酒,桑树干及枝条可以用来制造器具,桑皮可以用来造纸,叶、果、枝、根、皮皆可入药。田园诗人们也十分钟爱桑树。陶渊明说:“犬吠深巷中,鸡鸣桑树颠。”“相见无杂言,但道桑麻长。”孟浩然也说:“开轩面场圃,把酒话桑麻。”
梓树知名度虽不如桑树,但其功用一点也不次于桑。梓树的嫩叶可食,皮是一种中药(名为梓白皮),木材轻软耐朽,是制作家具、乐器、棺材的美材。梓树是速生树种,在古代常被作为薪炭用材。基于此,梓字又有了许多新含义,梓器指棺材,梓宫指皇帝的棺材,梓人、梓匠指木匠,把稿件交付排印叫付梓,而梓里同桑梓一样也代指故乡。
桑、梓还有一个共同功用,就是跟丧葬有关。前面说到了,梓木常用来做棺材。此外,古代家族的墓地多依傍桑林而建,死者的墓前亦经常栽种梓树。为何如此呢?原来在古人的心目中,分枝再生能力极强的桑树和生长快速、材质优良的梓树都是生命之树,人们将它们视为灵木。古人重孝道,祖先的埋骨之地当然是故乡了,有句话说“桑梓之地,父母之邦”,就是指这个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