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张光茫
自古以来,文人墨客多少都有点“狂”和“妄”。
白居易就曾在《与元九书》中对李白、杜甫有过不经意间的“冒犯”,他说李白:“李之作,才矣!奇矣!人不迨矣!”他说杜甫:“lsquo;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rsquo;之句,亦不过十三四。杜尚如此,况不迨杜者乎?”
实际上,这只是在特定的场合表述的一己之见,用不着大惊小怪。韩愈却忍不住写诗嘲弄:“蚍蜉撼大树,可笑不自量。”
假如说白居易对于李、杜的言论稍有不适,韩愈的讥讽岂不是更“青出于蓝”了吗?但如果将他们看作纯属个人观点,那么话语再刺耳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白居易“与书”的元九,是“曾经沧海难为水”的元稹,他与白居易同为“新乐府”运动的主将。而被李清照视为“不协音律”的苏轼,却也对元、白有过“元轻白俗”的论语。
仍是这个“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”的苏轼先生,一方面夸赞韩愈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一方面批评韩愈“然其论至于理而不精,支离荡佚,往往自叛其说而不知”,他还曾指责韩愈所推崇的汉代杨雄“以艰深文浅陋”hellip;hellip;苏轼多大的名气,王世贞有几人知道?可“文必秦汉,诗必盛唐”的明代文学家王世贞偏偏在《艺苑卮言》中断言:“读子瞻文见才矣,然似不读书者;读子瞻诗见学矣,然似绝无才者hellip;hellip;”
“苏门四学士”之一的张耒作一首诗送给苏轼过目,苏轼笑他:“天边赵盾益可畏,水府右军方熟眠。”这是热汤清炖王羲之。张耒心中不服,也指出苏轼的诗中人名用得不当,苏则要他去找曹操理论。
李清照对前辈颇有挑剔——晏殊、欧阳修、苏轼,可都是词坛大腕,李清照并不买他们的账,指责他们填词如作诗且不通音律:“至晏元献、欧阳永叔、苏子瞻,学际天人,作为小歌词,直如酌蠡水于大海,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,又往往不协音律者。”
这还不算,李清照对于“八大家”里的王安石、曾巩也横加非议,认为他们作文一流、填词蹩脚:“王介甫、曾子固,文章似西汉,若作一小歌词,则人必绝倒,不可读也。”
对于“金鞭美少年”的晏几道、“梅子黄时雨”的贺铸、“两情若是久长时”的秦观、“江湖夜雨十年灯”的黄庭坚,李清照均一概不放在眼里:“又晏苦无铺叙,贺苦少典重;秦即专主情致,而少故实,譬如贫家美女,虽极妍丽丰逸,而终乏富贵态;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,譬如良玉有瑕,价自减半矣。”就这样,李清照将最有影响的大词人几乎一网打尽。能说这话,也说明了李清照的自信。
李清照对别的文豪指手画脚,她自己又何尝不被别的文人说三道四。同时代著写《碧鸡漫志》的王灼,就在书中诋毁她的爱情词:“闾巷荒淫之语,肆意落笔。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,未见如此无顾籍也。”
以上这几个信手拈来的事例,已足以说明,文人总是根据自己的欣赏标准去评判别的文人或文章。小文人如此,大文豪也是如此。这种“文人相轻”,恰恰来自文人的自信。
倘若瞧不起某人的作品,就直截了当地去批评好了;而被左一榔头右一榔头敲过的文人,也不必把别人的非议当回事。认为有道理,就听取;认为胡说八道,就只当耳旁风。是真名士还是假风流,自有历史去筛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