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朱谷忠
初夏的晚上,灯下细读作家黄劲松先生撰写的《莆仙戏名旦黄宝珍》一书,待合上书页,发现已近凌晨四点了。此时,窗外市声隐隐,室内光线昏昏,但我已无半点睡意,心中竟浮现了十多年前与黄宝珍相聚的一幕hellip;hellip;
确凿地说,那一次是在莆田市文艺界春节联欢会上,著名戏曲家、莆仙戏“金嗓子”黄宝珍(阿妹丕) 在台上作了祝愿讲话后,看见坐在前排的我和大家热烈鼓掌,竟招呼我上来助兴。一时间弄得我有点猝不及防,不知如何是好。要知道阿妹丕可是一个省内外驰名的人物,在莆仙一带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人,也是我少年时狂热崇拜的一位名旦。直到后来我到省城工作后,才在几次省文代会上与她有过几次短暂的交往。由此我上台后,只一个劲地紧握她的手,连声道谢。随之在她怂恿下,我竟然斗胆唱了几句莆田民歌。唱毕,这“一老一少”才在掌声中携手步下舞台。我记得,我演唱时不断用眼神看她,而她也用赞美的眼神看我,发出会心的微笑。那一刻,直到很久以后想起,仍觉有一种内心的鼓励和交流带给我不尽的温暖。我曾在一首诗中写道:请允许我叫你一声阿妹丕,这称呼会唤起我美好的回忆hellip;hellip;相信多年以后,我仍会感觉,我们站在一起,既有温柔的覆盖,又有一种感动和默契hellip;hellip;
山泉映月,清光照人。如果把莆仙戏比作山泉的话,那么,黄宝珍就是映在水中的那一轮皎洁的明月。这是因为,在我看来,黄宝珍全然就是投身于莆仙戏的一个闪亮的生命结晶,也是这一戏曲艺术鲜活的历史见证。这本以黄宝珍自述为主、黄劲松二十多次采访录音而写成的书,可以让读者较为全面地了解“妹丕的戏曲生涯和史传”,感受发生在黄宝珍身上的真实故事——那隐藏在老人心底几十年的一些秘密终于公之于世,真是让人一睹为快!我认为,这本书最大的好处在于使当今的人们,对莆仙戏有一个深切的认知,对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莆仙戏代表性传承人”黄宝珍有一个透彻的了解。她用戏曲和自身的美去转换、融化丑与恶,用爱去融化世人心中的伤痕;她用“情”去寻找和发现形象化的人生之美,用雅正、纯粹的声音把舞台的情节之美转换成现实的生活之美。如同杨美煊先生所言,他在职几十年期间,“曾多次听过郑鹤、黄文秋、朱国福老前辈说过hellip;hellip;莆仙戏自清初至今,还没有一个女演员唱腔比得上妹丕。”一句话,她的声音有空谷足音的清雅,有饱满的审美冲击力和感染力,是一种罕见的天籁之音。
说实话,我特别感动黄宝珍在接近垂暮之年,能不顾身体的不适,将有关自己戏曲和生活的记忆,通过不畏辛劳的口述,再由黄劲松诉诸笔端,种种画面和片断,无疑也让她再次穿越了曾经的苦难与不幸。漫长岁月中她努力过、出彩过、忍受过、完美过,其种种的酸甜苦辣和风雨彩虹,也为人们勾画出莆仙戏表演艺术一代宗师的踪迹。
黄宝珍确是把戏曲当作生命的人。可以说,她把一切献给了戏曲,而真善美是她永恒的追求。可贵的是,她善于自己创造,特别是在唱腔中贯穿的一个“情”字,以情代声,以声传情,声情并茂,婉转沉稳,清丽悠扬,叩击人心。让人敬佩的还有她顽强不息的创作精神,她在高龄中还坚持传授、口述莆仙戏戏曲艺术,体现了莆仙人一种坚韧的精神以及对美的事物的追求,这一切,具有超越时空的魅力。
想到此,窗外的一角天空,不觉已有绯红的曙光涌现。我站了起来,轻轻推开窗户,遥望家乡的方向,不禁在心中欣然祝愿:尊敬的黄宝珍大姐,请允许我再叫你一声阿妹丕,我诚祝你健康,诚祝你长寿!